蓝莓酒生产工艺参数优化
在蓝莓酒生产工艺路线确定的前提下,仅对酵母添加量、亚硫酸盐添加量和主发酵温度等三个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
3.2 酵母添加量对蓝莓酒的影响试验选择酵母添加量0.05g/L,0.10g/L,0.15g/L,0.20g/L,0.25g/L 五种加量,结果见表2。由表2 可以看出, 当酵母添加量0.05、0.10 时,残糖较高,发酵速度启动较慢,蓝莓酒色度也较浅,感官评定得分较低;当酵母添加量达到0.15 以上时,残糖
低于4.0(g/L)标准,酒体色泽呈宝石红色,色泽诱人,得分相对较高。综合评定酵母添加量0.20 比较合适。
3.3 SO2
添加量对蓝莓酒的影响试验选择SO2添加量分别为0mg/L,20mg/L,40mg/L,60mg/L,80mg/L,采用上述蓝莓酒工艺,试验结果见表3。由表3 可以看出,当SO2添加量上升时,残糖略有上升,不加SO2滴定酸度较大,口感略酸,添加20ppm以上滴定酸度基本变化不大,色度基本没有变化,综合判定结果SO2添加量40ppm 综合得分最高。
3.4 主发酵温度对蓝莓酒的影响
试验选择16℃,19℃,22℃,25℃,28℃五个温度,测试温度对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见表4。由表4 可以看出,发酵温度对蓝莓酒影响较大,28℃发酵时主发酵仅为5d,发酵启动很快,但残糖5.35 较高,色泽较好,酒体口感粗糙;16℃发酵时,发酵时间较长达9d, 几乎是28℃发酵用时的一倍,残糖高达9.85,残糖超过干酒标准3 倍还多。综合评定25℃发酵最佳。
3.5 工艺参数优化[2]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酵母添加量、SO2添加量和主发酵温度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以确定最佳工艺参数。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发现:蓝莓干红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3B1C3即酵母添加量为0.20%,SO2添加量为40ppm,主发酵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酿制的蓝莓干红品质最好。由正交极差分析可知,各因素蓝莓酒质量的影响依次为C>A>B,即影响蓝莓酒品质的主要因素为主发酵温度, 其次为酵母添加量,SO2添加量对蓝莓酒品质影响最小。
4 结论
酿制12°干红蓝莓酒,根据蓝莓汁的初始糖度,补糖调整含糖量至21%,SO2添加量为40mg/L,添加活性干酵母,接种量为0.20%,在25℃条件下控温发酵6d,主发酵结束转入低温陈酿,能够酿制残糖较低、酸度适中、酒体协调、口感醇厚、果香适宜,色泽为深宝石红,具有蓝莓特有典型风格的蓝莓干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