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了生物素合成中的格利雅反应,着重讨论了接侧链反应的工艺条件,优化并确立了反应条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解决了放大生产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对溶剂进行了回收套用。研究表明,在多数情况下,绿色化学的目标与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是一致的。
关键词:生物素;格利雅试剂;羧丁基侧链;四氢呋喃
生物素(biotin)又称维生素H(Vitamin H)、辅酶R(Coenzyme R),是1935 年由Kogl 等[1]从蛋黄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可溶性维生素, 广泛应用于医疗、多维制剂及饲料添加剂方面。它是配制饲料的关键组分之一。其分子式为C10H16N2O3S,分子量为244.31, 系统命名为六氢-2-氧化-1H-噻吩并[3,4-d]咪唑-4-戊酸。结构式如下:生物素的全合成是有机合成中全合成的理想目标。
自1949 年Goldberg 和Sternbach 的发明首次实现了工业合成生物素[2]后,国内外对其合成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进[3][4],经过60 多年来化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生物素的全合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众多化学教授和博士的帮助下,我们确立了一条工业上最具竞争力的且步骤
最少的路线:以反丁烯二酸为起始原料,经过溴加成、苄胺取代、环合、合成酰亚胺、还原、合成内酯、硫代、上侧链、催化加氢、脱苄基十步反应合成得到D-生物素。其中,将羧丁基侧链连接于环体系,是生物素全合成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下面着重讨论如何把接侧链技术与工业合成进行实际的结合。
1 实验方案的确立
经过大量文献的查阅, 我们认为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的J. 埃克斯及其同事报道的一种方法[5]很具有工业潜力。该法以1,4-二氯丁烷与车床切削的镁屑为格利雅试剂, 四氢呋喃为溶剂,与硫代内酯反应,用二氧化碳后处理,经硫酸中和、脱水,制备D-(+)-生物素中间体
环外烯烃。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实验所需仪器见表1。
表1 实验主要仪器
1 数字熔点测定仪WRR 型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 红外光谱仪Nicolet iS10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
3 紫外分光光度计GENESYS10UVS美国热电公司
4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200LC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5 气相色谱仪Agilent7890A -CTC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6数字自动指示旋光仪WZZ-2S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表2 实验主要试剂
1 内酯自制
2 N、N—二甲基甲酰胺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 硫代乙酸钾成都贝斯特试剂有限公司
4 甲苯宁波镇海炼化有限公司12 盐酸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
5 异丙醇台州市友邦化学有限公司
6 镁条上海鑫利翔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7 四氢呋喃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 1,4-二氯丁烷盐城市龙升精细化工厂
9 二氧化碳三门制氧厂
10 硫酸上海华谊集团上硫化工有限公司
11 氢氧化钠淄博聚兴化工有限公司
因实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规模化生产,故本研究采用的原料规格均为工业级。
2.2 原料硫代内酯的制备
2.2.1 反应过程
2.2.2 反应步骤
在干燥的反应瓶中加入30 mL 的N,N-二甲基甲酰胺和20 g 的内酯, 搅拌升温至120 ℃,加入8.1 g 的硫代乙酸钾,升温至148 ℃,保持148
~ 150 ℃ 反应40 min 后, 冷却至室温, 加入200mL 甲苯和80 mL 水搅拌1 / 2 h, 静置15 min,分层,水层用甲苯100 mL 萃取2 遍,合并甲苯层,0用100 mL 水洗涤2 遍后减压回收甲苯至干,加人40 mL 异丙醇打浆,过滤得硫代内酯19.3 g,收率90.3 % ,熔点121 ~ 126 ℃,[a]D20 = 88 ~ 92°,HPLC 含量≥90 % 。
2.3 环外烯烃的制备
2.3.1 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分五步进行:1)由1,4-二卤丁烷制备双格利雅试剂;2) 硫代内酯与双格利雅试剂的一端反应;3)通入二氧化碳,与格利雅试剂的另一端反应;4)加入无机酸,水解,形成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5)受热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环外烯烃。
2.3.2 反应步骤
在干燥的反应瓶中加入镁条8.4 g 和110 mL四氢呋喃,加热,在回流状态下滴加24 g 1,4-二氯丁烷与380 mL 四氢呋喃的混合液, 继续加热
回流45 min,随后降至室温搅拌1 h。冷却至-15℃, 在-14℃ ~ -16℃之间的温度下, 将200 mL 溶有40 g 硫代内酯的四氢呋喃溶液滴加到格利雅试剂中,搅拌3 h。将反应液冷却至-20℃,通入二氧化碳,温度缓慢升至室温。在反应液中加入200 g 30 % 的硫酸,加热温度缓慢升至52 ℃ ,保持温度在52 ~ 56 ℃ 之间,搅拌70 min 后,静止,分层,真空浓缩有机层至干,加入甲苯溶解,加入水洗涤有机层。之后,用1 mol / L 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取水相,加盐酸调节pH = 5 ~ 6,并用甲苯萃取2 遍后,真空浓缩有机相,得所需产物45 g 。[a]D20 ≥ 200°,HPLC 含量≥ 95 % 。
2.3.3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3.1 配料比
在接羧丁基侧链中, 硫代内酯与双格利雅试剂的配料比是关键。格利雅试剂的用量偏少,其两端的碳负离子都与硫代内酯反应的概率增大;格
利雅试剂的用量偏大, 则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己二酸等副产物,造成原料的浪费,同时增加后处理的难度。改变1,4—二氯丁烷与硫代内酯的配料比,得到下列实验结果,见表3(其中配料比为1,4-二氯丁烷摩尔数:硫代内酯摩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