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楼亲亲“出检测结果:沉降量、倾斜率均在规定范围内

2014-11-26 19:45:52

[导读] 据报道,建完未满3年的浦东新区川沙镇心圆西苑小区两栋居民楼成“楼亲亲”引发关注,经过当地建设管理部门连续两日委托两家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了检测,11月25日,检测工作出具初步报告,沉降结果在合理范围内。 由于房屋倾斜的原因未明,17号居民楼的居民人心惶惶

 导读:据报道,建完未满3年的浦东新区川沙镇心圆西苑小区两栋居民楼成“楼亲亲”引发关注,经过当地建设管理部门连续两日委托两家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了检测,11月25日,检测工作出具初步报告,沉降结果在合理范围内。

     由于房屋倾斜的原因未明,17号居民楼的居民人心惶惶,大多数居民有家不敢回。有部分人借居他处,也有的居民前晚一直待在小区的物业办公室,等着开发商给明确的解释。

     上海心圆房地产公司工程负责人陈先生表示,两幢楼之所以会“亲亲”,“是因为竣工的时候两个檐口就是碰在一起的,由于自然沉降的挤压,就碰到了,但对房屋的主体结构是没有影响的。当时可能由于这个房屋设计比较特殊,折了一下,按照常规的做法,可能这块有一点点疏忽。”而关于楼层底部的裂缝,陈先生称,也是因为沉降造成,很正常。“这只是肉眼看到的裂缝,实际不算是裂缝。也可能是由于自然的沉降造成,因为散水坡是后加的一个部分,和主体部分不相连的,所以可能会造成它的开裂。”

     小区开发商前天表示,将委托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进行现场检测。但25日上午的检测工作遭到了17号楼居民的阻挠。原来,居民向4名未穿工作服的检测人员索要工作证件,对方却始终拿不出。于是,几位居民带走了检测人员的三脚架、标尺等设备,前往物业办公室,制止他们开展工作。“他们都没法证明自己是第三方检测机构,我们怎么相信?”秦女士说。

     面对质疑,检测人员显得很无奈,但也始终未能明确说出自己的上级单位。在警方介入协调后,检测队人员离开了小区,检测也只能暂时搁置。川沙镇政府党群办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由于同济大学房屋检测站系由开发商所委托,住户认为公正性存疑,因此拒绝检测人员进入现场,检测工作也未能正常开展。

     “我们向居民推荐了4家检测机构,但居民似乎都不信任。目前,‘楼亲亲’住户准备自行选择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不过,后经川沙镇政府工作人员多次动员后,25日下午,心圆西苑17号的业主终于同意,由镇政府委托上海房科院下属的上海房屋质量检测站进行现场检测。检测人员大约在下午3点半左右入场,检测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多,然后检测人员对测得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25日深夜11点45分左右,浦东新区建交委公布了检测结果。初步检测结果显示:该建筑自竣工至今累计沉降量最大为87.65毫米,小于规范容许值100-200毫米;最大倾斜率为0.68‰,小于规范容许值2‰-4‰,均在规范规定范围内。

     对17、18号两个单元楼顶女儿墙外侧的装饰线角之间发生挤压问题,初步判断是线角之间没有预留足够的伸缩缝,由自然沉降和温差伸缩挤压所致;对散水坡裂缝问题,初步判断主要是散水坡土体沉降引起,但不影响房屋主体结构;对燃气管道接口(内外管链接软管)情况,上海燃气公司浦东分公司已进行检测,确认无异常。

     目前,新区建设管理部门已组织专家组,密切监测、评估两幢楼相关情况,分析原因,视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