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东莞位于东城景湖春晓小区的光大爱弥儿外国语幼儿园两个班级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病例,目前已经停课。截至12月11日,爱弥儿幼儿园小一班和小三班共确诊了5例手足口病,小一班从12月9日开始停课到12月18日,小三班从12月11日停课到12月20日。出现手足口病例后,幼儿园已按照疾控部门要求,对幼儿园公共区域以及儿童餐具、玩具、日常用品等进行彻底消毒。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数儿童患病后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部出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手足口病可经粪便或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食具、奶具、床上用品等传播。
资料显示,今年手足口病主要流行的病毒类型和往年没有很大差别,主要还是两大类型:第一个类型就是柯萨奇病毒A组的16型,简称为COXA16;还有肠道病毒的71型,简称为EV71。
这两个病毒类型在以往几年都是主要流行的病毒株,但是从去年和今年的对比情况来看,今年EV71型仍然占据主导的流行趋势,相对来说,儿童对肠道病毒EV71型的易感性比柯萨奇16型高一些,所以在孩子的应对状态中出现了并发症,而并发症才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笔者从东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手足口病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因托幼机构是儿童聚集的场所,儿童间日常接触较多,故托幼机构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往年监测数据显示,东莞手足口病一般从3月份开始增多,5月至7月和9至11月出现发病高峰,但9月至11月的峰值要较5月至7月低。今年东莞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与往年相似,下半年发病高峰出现在9月至10月,目前正处于全年较低发病水平。
疾控中心提醒说,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一旦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避免带病上学,若出现聚集性病例应及时向属地的疾控机构报告。
专家介绍,原本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在春季,但由于前段时间气温较高,病毒活跃,手足口病病毒主要是EV71,因此,婴幼儿、儿童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可有效避免感染。
预防: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7.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8.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