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介绍了热处理清洗方法和设备, 通过选择合适的清洗方式和设备可以去除残留在工件表面上的污垢, 提高工件表面清洁度, 确保后序热处理对工件表面的质量, 尤其对化学热处理更重要, 也可减少了环境污染。
关键词: 清洗方法; 清洗设备; 环保
0 前言
清洗是指清除工件表面的液体 和固体污染物,使工件表面达到一定的洁净度。清洗也是热处理生产过程中一道不可忽视的中间辅助工序。所有经机
加、 热处理前的工件都应进行。否则, 热处理前、 后工件表面上的 油污等直 接进入炉 内加热挥 发和燃烧, 容易造成车间空气污染, 工件表 面状态也不好,甚至影响热处理质量, 特别是对化学热处理以及真空热处理。清洗可以提高热处理生产效率及热处理质量, 与热处理有关的环保, 清洗属于清洁热处理范畴。
清洗过程是清洗介质、 污染物及工件表面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是一种复杂的物理与化学作用的过程。清洗不仅与污染物的性质、 种类、 形态以及粘附的程度有关, 与清洗介质的理化性 质、 清洗性能、工件表面状态有关, 而且还与清洗的条件如温度、 压力以及附加的超声振动、 机械外力等因素有关。热处理清洗工件表面污染物的方法很多, 可以根据污染物类型和要求的清洁度来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和设备。
1 清洗方式与方法
热处理行业的清洗环节主 要有两个: 一是热处理前的清洗, 主要是清洗前道工序残留的切削油、 切削液及防锈油等附着物; 二是热处理后清洗, 主要是清洗淬火后的残留淬火油。按照清洗方法和原理可分为: 物理清洗、 化学清洗等。
( 1 ) 物理清洗
物理清洗是指借助各种机械外力和能量使污垢粉碎、 分解并剥离物体表面, 从而达到清洗效果。常用的方法 有喷 淋、 高 压水 射 流、 搅动、 超声 波清 洗等。
( 2 ) 化学清洗
化学清洗是指采用一种或几种化学药剂 ( 或其水溶液) , 借助清洗剂对物体表面污染物进行化学转化、 溶解、 剥离并达到清洗效果。常用清洗方法有碱水清洗、 溶剂清洗等。
1. 1 常用的清洗方式
( 1 ) 浸渍清洗, 在清洗槽中加入清洗液, 将被洗物浸渍其中的清洗方式。由于仅靠清洗液的化学作用清洗, 所以洗涤能力弱, 需要长时间。
( 2 ) 喷气清洗, 在清洗槽内安装喷气喷管, 用气体将清洗液喷射到被清洗工件上的清洗方式, 压力> 2 MPa。
( 3 ) 喷流清洗, 从槽的侧面将清洗液在液相中喷出, 靠清洗液的搅拌力( 物理作用) 促进洗涤。洗涤能力比浸渍清洗强。
( 4 ) 喷淋清洗, 在清洗槽内安装喷淋装置, 将清洗液喷射到被清洗工件表面, 清洗压力 < 0 . 2 MP a。
( 5 ) 减压清洗, 在清洗槽内产生负压, 由于减压,洗涤剂能较好地渗透到被洗物的缝隙之间。若和超声波配合, 清洗效果会大大增加。
( 6 ) 喷雾清洗, 在清洗槽内安装喷雾管, 在气相中将洗涤剂喷附到被清洗零件上的清洗方式。压力一般为 0 . 2 ~ 2 MPa 。
1. 2 工件表面附着残油的清洗方法
热处理清洗主要是对机械加工时工件表面附着的切削油、 热处理油中淬火后工件表面残油的清洗。
( 1 ) 碱水清洗法
最简单的碱水清洗是直接加热或间接加热式的清洗槽, 清洗液是( 3 ~ 10 % ) 的 N2 CO3 或 NaO H 水溶液。
渗碳( 碳氮共渗) 工件, 回火前的中间清洗多用加热到 70 ~ 80 e 的 5 ~ 10% 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密封箱式多用炉和连续式渗碳炉生产线上的中间清洗机即属于此类。工件碱液清洗可采取喷淋和浸入双重方式, 然后用热清水冲洗。最后利用工件的自身余热进行干燥。
碱水清洗方
法最主要缺点是清 洗效果不太好法最主要缺点是清 洗效果不太好尤其工件的盲孔和凹部易有污斑和残留物。对于碱水清洗产生的废水必须进行中和处理, 并回收废油,达到相关环保要求方可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