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蒸发器在啶酰菌胺分析实验中的应用

2014-11-18 20:38:49

[导读]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在文中总结了文献报道的啶酰菌胺的分析方法。 啶酰菌胺的分析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可用于啶酰菌胺原药、制剂和残留物分析。

  摘要: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在文中总结了文献报道的啶酰菌胺的分析方法。 啶酰菌胺的分析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可用于啶酰菌胺原药、制剂和残留物分析。

   关键词:旋转蒸发器;啶酰菌胺;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方法

   1  啶酰菌胺的分析方法

   啶酰菌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紫外检测,外标法定量。

   1.1  操作条件

   色谱柱:250 mm×4.6 mm(i.d.),内填物为J’sphereODS-H80,粒径4 μm;流动相A:水-乙腈-醋酸胺=350 mL+650 mL+770 mg;流动相B:水-乙腈-醋酸胺=100 mL+900 mL+770 mg;检测波长:260 nm;流速:根据梯度;进样量:5 μL;柱温:室温(大约23 ℃)上述条件下运行时间:26 min;保留时间:6.8 min。

   1.2  测定方法

   标样溶液配制:称取啶酰菌胺标样100 mg(精确至0.1 mg)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70 mL乙腈溶解,之后将容量瓶置于超声波浴槽中脱气5 min。 取出降至室温后,用乙腈补加至刻度,摇匀。 再用移液管移取此溶液10.0 mL置于另一个50 mL容量瓶中,加入5 mL水并用乙腈稀释到刻度,摇匀。样品溶液的配制:称取含有100 mg(精确至0.1 mg)啶酰菌胺样品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70 mL乙腈溶解,之后将容量瓶置于超声波浴槽中脱气5 min。 取出降至室温后,用乙腈补加至刻度,摇匀。 再用移液管移取此溶液10.0 mL置于另一个50 mL容量瓶中,加入5 mL水并用乙

腈稀释到刻度,摇匀。测定: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基线稳定后,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行测定。

   1.3  计算方法

   将测得的2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2针标样溶液中啶酰菌胺的峰面积进行平均,啶酰菌胺的质量分数X1(g/kg)按下式计算。

   2  啶酰菌胺的残留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和草莓中啶酰菌胺残留量。

   2.1  仪器与试剂

   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配SPD-2988检测器,上海亚荣旋转蒸发仪RE-5205。 啶酰菌胺标准品,无水硫酸钠(用前在400 ℃烘干4 h),乙酸乙酯、石油醚(均为分析纯,需重蒸),丙酮、二氯甲烷(分析纯);固相萃取小柱(6 mL,装填1.0 g Florisoil)。

   2.2  色谱条件

   色谱柱:Sunfire C18 250 mm×4.6 mm(i.d.);柱温:30 ℃;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为60∶4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7 nm;进样体积:10 μL。

   2.3  测定方法

   2.3.1  提取

   1)土壤:称取土壤样品20 g置于250 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50 mL丙酮,震荡1 h,将震荡后的残渣和溶液一起用玻璃漏斗过滤,然后将滤液用上海亚荣RE-5205旋转蒸发仪40 ℃浓缩至1~2 mL,氮气吹干,待净化。

   2)草莓:称取草莓样品20 g置于250 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50 mL丙酮,震荡1 h,用布氏漏斗减压抽滤,残渣用20 mL丙酮洗涤(分2次),将滤液移至分液漏斗中,分液漏斗装有80 mL饱和氯化钠溶液,用40、30、20 mL二氯甲烷分3次萃取,合并二氯甲烷萃取液,滤液用上海亚荣RE-5205旋转蒸发仪40 ℃浓缩至1~2 mL,氮气吹干,待净化。

   2.3.2  净化

   依次用石油醚5 mL和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7∶3)5 mL预淋Florisoil小柱,用2 mL石油醚将样品溶解后,转移到小柱中,用15 mL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7∶3)洗脱,洗脱液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RE-5205旋转蒸发仪40 ℃浓缩至1~2 mL,氮气吹干后,用乙腈定容至2 mL,待测。

   2.4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500 mg/L啶酰菌胺标准溶液,分别稀释成质量浓度为0.01、0.02、0.05、0.1、0.2、0.5、1.0、5.0 mg/L的标准溶液,在稳定的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样10 μL,得到各质量分数啶酰菌胺对应的峰面积。 由质量分数-峰面积绘出标准曲线,得到标准曲线方程为y=71 800x-216.35,r2=0.999 9,说明啶酰菌胺在0.01~5.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5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在土壤、草莓空白样品中分别添加啶酰菌胺标样0.02、0.2、2.0 mg/kg,重复5次,在稳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方法回收率。 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9.0%~94.3%,变异系数为3.72%~5.43%;在草莓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2.3%~94.4%,变异系数为.64%~4.82%。

   3  啶酰菌胺的残留分析

   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和黄瓜中啶酰菌胺的残留量。

   3.1  仪器与试剂

   Agilent 6890型气相色谱(ECD检测器),旋转蒸发仪,恒温振荡器,循环水式真空泵(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超声波清洗器KQ100,玻璃层析柱(20 cm×1.0 cm)等。 啶酰菌胺标样(纯度>99%)。 乙腈、正己烷、丙酮(均为分析纯);氯化钠(分析纯);无水硫酸钠(分析纯,450 ℃烘烤4 h);弗罗里硅土(农残级),用前经550 ℃烘烤4 h,冷却后加入5%水脱活。

   3.2  色谱条件

   色谱柱:HP-5,0.25 μm×0.32 mm×30 m;温度:检测器320 ℃,进样口260 ℃;柱温采用程序升温方式,初始温度60 ℃,保持1.0 min,以25 ℃/min升温至180 ℃,再以6 ℃/min升温至200 ℃,然后以15 ℃/min升温至260 ℃,保持8 min;气体流量:载气为高纯氮气,柱流量.0mL/min,尾吹40 mL/min;分流比:采用不分流进样;进样体积:2 μL;上述条件下的保留时间:啶酰菌胺18 min。

   3.3  测定方法

   3.3.1  提取

   样品中加入20 mL乙腈(土样则先加入5 mL蒸馏水,摇匀),恒温振荡器上振荡30 min。 向离心管中加入5.0 g氯化钠,剧烈振摇5 min后,3 500 r/min离心5 min,取上层清液10 mL,过无水硫酸钠后收集于150 mL浓缩瓶中,45 ℃下浓缩至近干,用10 mL丙酮-正己烷(体积比1∶9)洗残渣,待净化。

   3.3.2  净化

   玻璃层析柱中加入2.0 g 5%水脱活的弗罗里硅土,上下各加入高度1 cm左右无水硫酸钠。 用10 mL丙酮-正己烷(体积比1∶9)预淋层析柱后上样,再用10 mL丙酮-正己烷预淋,弃去,然后用30 mL丙酮-正己烷淋洗,收集淋出液于150 mL浓缩瓶中,40 ℃浓缩至近干,用5 mL正己烷分3次洗涤浓缩瓶,置于5 mL容量瓶中,定容,待测。

   3.4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准确称取啶酰菌胺10.0 mg,用乙腈溶解配成1.0 g/L的标准母液。 将标准母液分别用正己烷稀释配成0.05、0.10、0.20、0.40、0.50 mg/L的工作溶液,分别进样分析,以进样量(ng)为横坐标、峰高(Hz)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标准曲线方程y=56 789x-2 978.5,r2=0.993 2,说明啶酰菌胺在0.05~0.5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3.5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在黄瓜和土壤的空白样品中,分别添加啶酰菌胺工作溶液,使其质量分数为0.05、1.0、5.0 mg/kg。 在添加质量分数范围内,黄瓜中啶酰菌胺回收率为92.16%~98.32%,变异系数分别为4.59%~8.31%;土壤中啶酰菌胺的回收率为89.46%~99.23%,变异系数分别为3.48%~6.15%。